一、資料
資料方面主要就是項目環保驗收調查時應收集的基礎資料:
①環評報告及審查意見、批復文件;
②工程設計、施工圖件等技術資料;
③施工期環境監理報告與監測報告。
貴州人文資源開發有限公司提到首先要跟建設單位核實項目實際建設內容、生產規模、生產工藝、產品方案、原輔材料、生產設備、選址是不是跟環評一致,有沒有重大變動。
若涉及重大變動應重新報批環評,而不是繼續做驗收,具體是否重大變動應對照;
核實項目污染防治措施是否按照環評要求建設并投用,處理效率是否滿足要求,廢水、廢氣、噪聲是否達標排放,固廢處理措施是否按環評要求建設并處理;
二、現場調查
①對照環評報告及批復文件,現場核實項目實際建設內容、生產規模、生產工藝、產品方案、原輔材料、生產設備、選址、人員數量是不是跟環評一致,廠區平面布置是否一致;有任何變動,應分析是否構成重大變動,如不涉及,也要記錄下來變動原因、變動情況。
②廢水、廢氣、固廢產生環節、產生量,具體污染物是否變化;污染防治措施是否一致,變化是什么,防治措施驗收及試運行情況分析是否達標排放(同時記錄需要監測的點位和污染物);固廢暫存設施大小、位置、儲存量、使用情況是否與環評一致。
③針對涉及危廢的項目就要對危廢更細化:首先對產生危廢的生產環節、產生量、產生種類是否與環評一致,環評有無疏漏;危險廢物貯存場所(設施)的能力是否滿足危廢產生量的貯存周轉要求。
三、危險廢物貯存間選址要求
危險廢物貯存間選址要求來自《危險廢物貯存污染控制標準》:
1、地質結構穩定,地震烈度不超過7度的區域內。
2、設施底部必須高于地下水最高水位。
3、應依據環境影響評價結論確定危險廢物集中貯存設施的位置及其與周圍人群的距離,并經具有審批權的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批準,并可作為規劃控制的依據。”
4、應避免建在溶洞區或易遭受嚴重自然災害如洪水、滑坡,泥石流、潮汐等影響的地區。
5、應在易燃、易爆等危險品倉庫、高壓輸電線路防護區域以外。